期货避险比率模型是什么?对于避险比率的估计,在模型方法上主要了沿用了国外学者所采用模型,包括主流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其中动态模型除了最为常见的GARCH模型外,还有基于GARCH模型的拓展模型,包括Coupla、马尔科夫转移模型等等。
在研究对象上,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前,主要针对我国的商品期货品种,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与能源期货等等。后来随着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很多学者变将股指期货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不同模型、不同时间周期等角度展开研究。
虽然现有关于避险的研究有很多,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发现学者们对于采用何种模型来估计避险比率这一点还没有达成一致观点,Kumar等(2008)指出这种不统一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的市场环境特点不同,不同市场的期货品种特点也不同。其中在对贵金属期货的避险研究当中,都是单独以黄金期货或是白银期货为研究对象,还没有文献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
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纵观现有的对期货避险功能的研究文献,都是以日间对数收益率(计算方法为:后一日的收盘价对数与前一日的收盘对数之差)为研究对象。
在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的存在条件下,如果出现大幅的期货价格波动,期货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亏损,当保证金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时,投资者就必须交纳追加保证金,否则就会被强行平仓,从而达不到利用期货来进行避险的目的。
因为极差收益率能够更好地拟合期现货的价格波动,利用极差收益率建立套保模型估计出的避险比率来建仓,从理论上来说能够避免价格的巨幅波动带来的强行平仓风险,更加符合保证金的市场制度,确定的避险比率更加符合实际,从而可以获得更好地避险效果。
同时他利用了铜期货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铜期货基于极差收益率估计的避险比率所确定的投资组合具有更大的风险降低效果。
转载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且不因接收人收到此内容而视其为客户。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如果本网站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希望转载文章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公司维护人员:guohuanxiang@hicend.com.cn,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